3 月 1 日中午,在友好商圈,沙依巴克区友好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者手拿便携分类垃圾桶,引导市民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易拉罐和旧衣服应该放到蓝色的可回收垃圾桶,电池、过期药品应该放入红色的有害垃圾桶……”现场,市民张琴指导着 6 岁的女儿秦嫒琳正确投放印有垃圾名的卡片。
“妈妈,我在幼儿园里学过,绿厨厨(厨余垃圾)、黑其其(其他垃圾)、红危危(有害垃圾)、蓝宝宝(可回收垃圾),不同颜色的垃圾桶能‘吃掉’的垃圾不一样。”秦嫒琳说。
王璐是水业集团沙依巴克区供水公司党务专干,也是友好社区的志愿者。利用午休时间,她主动参与到垃圾分类宣传活动中。
“在单位,我也带动大家一起做好垃圾分类,养成好习惯。”王璐说。
在活动现场,沙依巴克区税务局、征收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驻友好社区工作队还为过往行人发放了垃圾分类知识手册,为参与垃圾分类小游戏的市民发放了桌面垃圾桶,并解答了大家提出的垃圾分类投放疑问。
友好社区党总支书记王金凤说,他们还将走进地矿局家属院等处,以群众喜闻乐见、易于参与的活动形式,引导大家增强生活垃圾分类意识,养成垃圾分类良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