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大家好,欢迎收听由自治区政协办公厅和广西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联合制作的广播协商节目《桂在协商》。
6 月 3 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我们的节目立即关注了这一话题,播发相关稿件,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自治区政协主席蓝天立强调,垃圾分类工作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导,扎实务实推进,久久为功,落实见效。
今天我们将跟随委员们的脚步,走进南宁市的社区和垃圾处理站,与政府有关部门和社区百姓调研协商。
记者走访了南宁市的一些小区发现,很多小区的垃圾桶没有做分类处理,而即便在道路边摆放了分类的垃圾桶,居民也很少将垃圾对号入座,各类可回收垃圾、餐厨垃圾几乎都是一股脑扔进同一个垃圾桶里。
南宁市民曹女士:“一般有垃圾就直接扔了,没有注意看上面有没有分类的。”
南宁市民杨女士:“主要原因还是我们的分类箱还是少了一点。”
垃圾分类堪称“最难推广的一桩小事”,关系到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的全过程。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究竟应该如何开展?怎样的方式才能改变人们的习惯呢?带着这些问题,委员们调研的第一站来到了南宁市高新区的一个小区。
在南宁市瀚林华府小区,每栋居民楼下都设置有分类垃圾箱,工作人员通过给小区居民免费发放分类垃圾桶和分类垃圾袋,引导居民对垃圾分类投放。
南宁市心圩江东社区书记邓昌翠:“就是像这个橙色的就是有害垃圾的,然后(厨余垃圾)的话,居民这块我们发了垃圾桶给他们,也分了有绿色的垃圾桶和绿色的垃圾袋,就是为了让居民下来的时候一眼就可以看到。”
委员们发现,在这里垃圾分类已经成为了一种新时尚。小区内设置的“铁箱子”初看不起眼,内部可是包含了众多智能化模块,使得垃圾分类源头可溯、考核量化。
这段时间 ,有不少听众给我们留言,说自己以前也会自觉地把垃圾分类放入相应的垃圾桶中,但是发现后续的清运、中转和处理等环节,出现混装混运等简单粗暴的不当方式,让他们感觉很无奈。那么南宁市高新区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呢?
为了防止有害垃圾可能造成的危害,南宁市高新区在分类试点小区和分类公共机构内设置了有害垃圾收集容器,定期由高新区环卫站派专人专车上门收集,并运送到高新区有害垃圾临时贮存仓库进行人工分类、称重计量并填写好手机记录台账,再分别归类到暂存容器。累积达到一定数量后,再由南宁市环保部门统一运送到有资质的企业进行无害化处理。
南宁高新市政环卫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林小军:“市级层面的话统一安排,所以现在终端的话必须要这么规范,就是说回收回来还是去处这个可以追溯的,因为这个到时候我们台账有联单的,这个不能随便说拉走就拉走,要留有底,这样可以追溯去向,去了哪里。”
餐厨垃圾本身具有易腐烂,易变质,易发臭,易生虫,和高油脂高盐分的特点。如果不及时处置,或者处置不当的话都会对整个城市的环境造成污染。在占地 60 平方米的高新区易腐垃圾处置中心,委员们了解到这个中心每天能处理易腐垃圾 2 吨,负责统一处理高新区范围内分类产生的易腐垃圾。
广西科丽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陈威:“通过一个专车的密闭运输,然后运输到我们的高新区易腐垃圾处理中心,通过一个前端的分拣平台的分选,然后就进入我们的物料仓,通过一个微生物好氧微生物技术,通过微生物的混合搅拌,然后生成的就是我们这边的一个营养土。营养土就是可以用于园林绿化以及广西大学污水治理项目的水生植物的种植。”
从考察情况看,垃圾分类难题还是可以得到有效解决的。但是如何进行科学管理,形成全区可推广的的垃圾分类长效机制呢?委员们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自治区政协委员、自治区生态环境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曾广庆:“我个人认为垃圾分类要(从)顶层设计上要做好文章,像我们广西,要出台垃圾分类的技术规范,明确垃圾分类的范围、方式、方法、评价指标和考核要求,有标准可以去操作,这是顶层设计上要做好文章。”
自治区城市管理监督局局长 潘国雄:“分计划推进,第一步就是到 2020 年底,南宁市要基本建立起生活垃圾分类的处理系统,其它的 13 个设区市公共机构要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到 2022 年底,我们的 13 个设区市,每个设区市都要有一个城区实现垃圾分类全覆盖,而且其它城区要有一个街道建立起一个示范点,到 2025 年底,我们全区所有的设区市都要实现生活垃圾分类的全覆盖。”
自治区政协委员、 南宁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梁明志:“加大对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设施的建设力度,完全可以通过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或者说我们鼓励一些有条件的企业对厨余垃圾采取就地处理的方式,从源头上减量。”
自治区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 秦敬德:“下一步我们在宣传方面,我们要求委员要带头,要讲好生态文明,要从垃圾分类切入来做好这个小切口的推进工作。通过我们协商,我们要把老百姓的意识广泛教育起来、引导起来,我们还要做工作。第二我们还要推进政府部门在这方面要积极出实招。我们一起来形成合力,让人人都懂得垃圾分类成为我们的责任,解决垃圾围城,大家动手,爱护我们的绿水青山。”
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副局长 李广军:“我们厨余垃圾,特别是大专院校、机关食堂,每天会产生大量的生活跟厨余垃圾,我们是希望最好是不出校园,或者不出党政机关,就能就地把它处理,那就要配备相应的厨余垃圾的处理设施,这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2018 年习近平总书记题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将美好的期许传递到了广西,自治区党委提出“六壮六美”具体举措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题词精神,让绿色发展““壮”起来、生态环境“美”起来,保护好八桂大地的绿水青山,垃圾分类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只有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垃圾分类工作的要求,并落实到垃圾分类工作的各个环节,抓住完善机制、因地制宜、宣传教育等核心关键方法,才能确保垃圾分类工作持续推进。只有开展广泛教育引导,让广大人民群众认识到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督促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才能形成人人支持、人人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家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我们就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让八桂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