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下水管道是城市的“血管”,一旦堵塞,将会造成严重内涝。今年以来,柳州市市政设施维护管理处一直在对下水管网进行清理,却发现管道中有许多特殊的垃圾,例如建筑水泥块、餐厨油垢、床单棉衣等。这些垃圾让下水管道很“受伤”,也成为影响排水顺畅的主要因素。市政部门希望大家共同爱护我们城市的血管。
1 建筑垃圾:
整袋水泥丢弃井中
5 月 18 日上午,工人们正在柳北区前锋路,对道路两旁的排水沟进行清淤。打开边沟,竟然发现里面有不少砖块。因砖块太重,边沟有近 1 米深,根本无法直接用铲子铲出。一名瘦小的工人,侧身跳入约齐腰深的沟中,才一点点将砖块掏出。
从外观看,这些砖像是房屋拆迁后剩下的。
清淤处的道路旁,就是一个施工工地。市政工作人员称,有大型工地的地方,下水管道中经常出现这样的建筑垃圾。
在沿江路的一个工地旁,窨井中还发现了整袋的水泥。因水泥已经泡水结块,重达上百斤,工人们不得不深入井中,用绳子将整袋水泥捆绑好,然后好几个人在上面用力拉,合力将水泥吊出。
“这些都还可以人工解决,最难的必须出动机器。”市政工作人员称,还有不少工地,经常私挖管道,将混凝土水、泥浆水排入市政管道。这些表面看起来是水,部分浓度十分大,含有大量黏稠的泥浆和混凝土。排入下水道后,凝结成块极易堵塞。
凝固后的混凝土,只有调来挖掘机小心翼翼地凿碎,然后再进行清理。这大大增加了清淤的成本。2 餐厨垃圾:
油污结垢堵住管道
除了建筑垃圾,随意倾倒的餐厨垃圾,也成为堵塞下水管道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体育路上,有不少粉店、快餐店、烧烤店等。市民唐女士称,她经常在这一带吃饭。有一次,她看见一家小饭馆的两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盆来到路上。四处张望后,两人将污水倒进了路旁的雨箅中。雨箅来不及吸收,大部分脏水都淌到慢车道上,泛起白色的泡沫。雨箅滤网只有拇指宽,部分青菜叶、剩饭以及油渍,还将滤网口糊住。
记者走访还发现,荣军路上的一个雨水井雨箅,也因长期被泔水侵蚀,锈迹斑斑。市政工作人员介绍,有小餐馆的地方,也是他们巡查的重点,因为锈蚀后的雨箅特别容易损坏,必须经常更换。
不少餐馆工作人员认为,这点点小油渍,下水道是可以吸收的。殊不知,每个餐馆一点小油渍,集中到下水管道中,就会凝结成油垢。暴雨集中时节,沟渠排水力度本来就不够,再加上油渍凝集,导致排水管道变小,很容易造成内涝。
特别是一些餐饮业繁荣路段的下水道,不仅清疏困难,而且清理过后商户又偷偷倾倒泔水、杂物,很快又造成堵塞。
还有一些餐厨垃圾,被油渍层层包裹,长期浸泡在管道中,会散发出一股股恶臭。这也大大增加了清淤工人作业的危险系数。
清淤工人称,这些垃圾、污物经过发酵会产生有毒气体。管道中空气不流通,下井前,他们都要先测试一下含氧量。为了防止意外,有时不得不戴上防毒面具。
3 生活垃圾:
三人合力扯出被单
不仅餐馆经营者们利用下水管道排污,有的市民也把下水道当成了“垃圾桶”。
中山西路上,记者看见一位男士,顺手将烟头丢往下水道。因烟头还没有熄灭,一股轻烟透过滤网往上蹿。“不会污染路面,烟头也会很快吸水熄灭。”这名男士甚至认为,把烟头扔进下水道是爱护环境的表现。市政工作人员称,将烟头丢进下水道,积累多了也会造成管道堵塞。此外,一些管道中有干枯的树叶、纸屑、油渍,遇到燃烧的烟头,还可能造成下水道起火,甚至发生爆炸。
在滨江西路上,今年工人还清理出一床被子,此外,毯子、棉衣、塑料袋也并不少见。工作人员说,由于这些东西都没办法分解,在打捞的时候也非常困难。整床被子被淤泥压着,一名工人只得先深入井中,将淤泥铲除,然后两三人合力将被子拉出。
市政维护工人称,生活垃圾较多的一般是老城区,例如城中半岛、红光桥南的河南片区。老城区,管道大多为雨水、污水合流管道,已经使用了数十年。随着人口的增长,管道已经偏小不够用。再加上居民随意丢弃垃圾,老城区的管道堵塞日益严重。一旦堵塞,还会造成污水横流。
4 树根树叶:
也经常让排水犯难
柳州的道路上,种有不少榕树。榕树枝繁叶茂,夏天的绿荫大道备受市民喜爱。然而繁盛的树根树叶,也经常让排水犯难。
不少人认为,清理下水管道就是铲淤泥,但清淤工人还会带上一把砍刀。“树根太多了。”一名覃姓工人称,管沟中都是黑色的淤泥,含水量丰富。道路旁边的树木、树根都争抢着往管道中长。有时候,树根会给管道织就一张大网。沟渠中树根过多,把淤泥、垃圾集中挡在一处,给雨水制造了一个天然屏障。
发现沟中的树根过于繁茂,有可能影响到排水,他们就要将树根砍掉。有些树,一大半的根须都长在下水道中,砍除可能影响树木生长,他们不得不让园林工人前来处置。
树叶落在地上,被风吹入管道中,或被雨水冲入管道中,也可能导致堵塞。每当大雨来临时,市政维护工人就会到树木繁盛的路段蹲守。发现树叶堵塞,立即清除。
走访中,记者看见,有时环卫工人在清扫马路时,也习惯将树叶等直接扫进下水道。“他们确实非常辛苦,但这种图省事的方式不太好。”市政工作人员称,道路表面干净了,危害却到了下面看不到的下水道。
5 部门呼吁:
共同爱护城市血管
今年 1 月初,市政部门工作人员就开始进行内涝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易发生堵塞的排水管道及积水路段加大清淤力度。
截至 4 月底,共清理疏通下水道、暗沟、边沟近 300 公里。清理疏通道路包括北雀路、滨江东路、屏山大道、桂中大道等数十条道路。本月,正在前锋路、长风路、学院路延长线等进行清淤。随着本月清淤工作的完成,清淤也将接近尾声。
对于管道中的建筑垃圾、餐厨垃圾,相邻的工地、餐馆都相互推诿,称不是自己所为,查处非常困难。对于一些证据确凿的,市政执法人员对餐馆、工地负责人进行教育,并下发整改通知书,拒不整改的将被处罚。
“生活垃圾随意丢往下水管道,最终受害的还是居民自己。”市政维护工作人员也呼吁广大市民,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爱护公共生活设施,不要将垃圾随意排进下水道内,造成堵塞,影响自己和他人的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