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围村形势严峻向农村垃圾宣战刻不容缓!

环卫新闻 7年前 (2018-09-07) 1244次浏览

农村垃圾围城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影响“菜篮子”和“米袋子”安全的难题之一,这才有了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首次联合发文向农村垃圾“宣战”。宣战是一回事,怎么战又是一回事,如何破解垃圾围村难题,促进绿色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探索。
河流是清澈的,水塘是直接饮用浣洗的,秸秆牛粪是入田或生火的,剩饭剩菜是喂猪喂鸡的,从集市买回的日用品是用草绳草纸包扎的……后来,这样“有机”的村庄逐渐消失了,很多人的家乡变成了塑料袋横飞、垃圾满地、污水横流的“无机”村庄。垃圾治理方法简单粗放,废旧塑料袋、农膜、农药的渗透,破坏了农业赖以生存的土壤与水源。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离开村庄就一去不回,失去了自然循环,也就失去了绿水青山,失去了叶落归根的向往。现在的农村垃圾不治理不行了,它已经严重污染到农村的土壤和水体,甚至影响农作物的生长。我们在调研时发现,有些地方的井打得越来越深,因为垃圾污染了一部分地表水。因此,农村垃圾治理关乎着国民的健康。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委居住行为学首席专家、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城镇规划设计研究院研究员王宝刚表示,目前全国超过 6 成的农村生活垃圾没有得到任何处理,少数省份垃圾得到处理的乡村甚至不到 10%。这些未经处理的垃圾基本上采取单纯填埋、临时堆放焚烧、随意倾倒等处理方式,极大污染了乡村环境。
曾有调查显示,“垃圾围村”所显露出对生存健康的风险,与 PM2.5 或水土污染同样严重。以被不少媒体称之为“癌症村”的东莞市虎门镇远丰村为例,一个有着 400 余人的村庄,村后有座垃圾山,10 年间 12 人因患癌症死亡。就事实而言,其实无论城市也好,农村也罢,发展经济都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农村污染影响了耕地质量,直接威胁着粮食生产和食品安全,有的耕地被污染后,修复的成本十分昂贵且时间成本极大,甚至是永久的。或许受直接影响的是农民身体健康,但对城市居民来说,“城门失火殃及鱼池”又能幸免吗?
其实,农村垃圾治理不单单是我国乡村建设的老大难,也是世界性难题,尤其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废旧塑料包、农膜、秸秆等因处理不当污染环境,甚至威胁到“菜篮子”和“米袋子”的安全。近日,住房城乡建设部等十部门首次联合发文向农村垃圾“宣战”。
要在农村开展垃圾源头减量,村民的环境意识需要提升。应在村民中普及垃圾分类等知识,改变垃圾随手乱扔的陋习,并且建立一些垃圾管理的长效机制。比如可以建立乡村长效管理机制,发动全体村民参与垃圾分类,或是建立资源化处理奖励制度,政府高价回收农业废弃物、秸秆等。
向农村垃圾宣战,不是一场扫垃圾的运动。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坚持和强有力的落实,从源头上再造良性循环的健康生态圈。必须警醒,农村的垃圾问题和环境污染,对农民造成的损害只是开端,土地污染、水源污染、食品安全等问题,是足以影响到所有人的巨大隐患。乡愁不是写在纸上,而是写在田野里、泥土里,写在河流和草木生灵里。向农村垃圾宣战,是为了让村庄重归乐山乐水的安居之所,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


欣方圳广西垃圾桶站版权所有丨如未注明 , 均为原创丨咨询热线:13902465298
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垃圾围村形势严峻向农村垃圾宣战刻不容缓!
分享 (0)